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3、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要求豌豆一、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4.豌豆的花大,便于观察孟德尔选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在栽培豌豆的过程中发现,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例如,豌豆中有开白花的也有开紫色花的;有高茎的(高度1.5~2.0m),也有矮茎的(高度0.3m左右)。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pp33羊的直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双眼皮和大眼睛B、身高和体重C、短毛狗与长毛狗D、卷羊毛与长羊毛C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高鼻梁和塌鼻梁B、卷发和直发C、五指和多指D、眼大和眼角上翘D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柱头上(授粉)再套袋。孟德尔经过仔细的观察,选择了豌豆的7对性状做杂交试验。他还注意到一棵植株或种子上同时有多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简单复杂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高×矮F1高F2高787矮277比例约3:1│↓│↓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X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字母(如D)表来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PDD↓ddDd↓↓Dd配子F1高茎矮茎高茎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叫纯合子,如DD和dd;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叫杂合子,如Dd。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1DdDdDDD配子F2dDdDdDddd1:2:113:1表现型比:基因型比: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每个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以上解释仅仅是孟德尔认为的,到底正确与否,还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出现的问题,还应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的结果。下列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B、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D考点精练1、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F2的基因型有,其比为。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21:13种1:2:1Dd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C菊花的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紫色(R)对白色(r)显性。现已克隆到控制紫色的基因R,如果你打算利用上述材料开展研究,那么下表选项中,合理的是(双选)┌──┬────────────────────┬──────────┐│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用白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判断基因型│├──┼────────────────────┼──────────┤│B│将控制开紫花的基因转入其他植物中│改变受体植物花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