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实验教课书第八册第六单元第三篇作者及工作单位夏丽妙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中心小学教材分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都是平时甚少涉足的领域,因关注不够,积累不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就文本而文本,不能真正“发乎于情”。因此,教学之前、之中应设置一些情景,辅以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使学生真正为人物的行为所感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基本信息的血脉亲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揭题质疑: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边写边教“峡”的书写。)2、生命桥指的是什么?“生命桥指的什么”这个问题引入教师主导地位朗读品味法;圈划批注法;想象法;讨论交流法等本课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感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信息文本:让我们到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凋零含苞绽放身躯袭击辗转谈何容易步履匆匆3、学生回答,师板书关键词:杭州小钱白血病捐献骨髓基本信息台湾同胞余震中4、学生复述三、研读课文,谈感受。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谁最让你感动?2、台湾青年令人感动:(1)台湾发生7.3级地震,出示图片和文字,此时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做什么?台湾青年在做基本信息什么?(2)感受台湾青年舍己救人的精神。3、此时,杭州的小钱怎么样了?(感受小钱的病情严重,奄奄一息)4、李博士令人感动: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1)基本信息此时医院正遭遇什么?安全吗?该怎么做?李博士又在做什么?(2)医德高尚,敬职。四、点明主题,想像拓展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五、小结基本信息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脉亲情杭州台湾小钱捐献骨髓同胞白血病余震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发挥想象,写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情景。2、同学们,跨越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出示书)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姐姐写了这本书——《生命二十小时》,这本书全程记录了海峡两岸救助白血病患者陈霞的感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