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A组基础巩固1.人们常说,人生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所谓的“不等”要求我们()A.正确区分新与事物旧事物B.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发展C.努力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D.努力促成事物的质变发生[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人们常说,人生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强调的是孝老、行善、健身不能等待,要抓住时机、积极行动。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两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质变不等于发展,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2.下列诗句中蕴涵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发展的观点的识记和理解以及对古诗词含义的正确解读,此类题目在高考中常出现。①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②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③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④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3.下列成语与漫画《变迁》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吐故纳新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答案]B[解析]漫画《变迁》不仅反映出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也反映了人们对收入的认识不断变化,这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蕴含哲理与之相符。A反映知识构成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C强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D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基础,均与画面寓意不符。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属于文化领域新事物的是()A.电子商务B.新24孝行动标准C.亚信峰会D.社区网格化管理[答案]B[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1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电子商务属于经济领域新事物,A不符合题意;亚信峰会、社区网格化管理属于政治领域新事物,C、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答案]C[解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6.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体现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①错误;事物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③错误。B组能力提升7.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该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从哲学角度看,该图启示我们()①要把握好事物量变中的“度”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规范分配关系、控制收入差距④要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图示反映的是适度的收入差距能提高效率,但若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效率会降低。这启示我们既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要坚持适度原则。由此可见,2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③项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而言的,不符合题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