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调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误的得0分)1.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伽利略根据大量实验现象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通过实验验证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A正确.B、伽利略根据大量实验现象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C错误;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均为m=1kg,A、C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光滑,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B、C之间用轻绳相连.现在给C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4N的拉力F,使A、B、C三个木块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撤去拉力F,则撤去力F的瞬间,轻绳中的张力T为()(重力加速度g=10m/s2)A.0B.1NC.2ND.3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通过整体受力分析求的加速度,然后在隔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的绳中的张力即可解答:解:在拉力作用下对整体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3ma解得a=1m/s2对A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1×1N=1N当撤去外力后把BC作为整体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μmg=2ma′解得a′=1m/s2,方向向左1对C受力分析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1N,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受力分析,利用好牛顿第二定律,关键是利用好整体法和隔离法即可3.如图所示,光滑杆MON的MO部分水平放置,NO部分竖直放置,P为MO上的一点,OP间的距离为,两个小环A和B的质量均为m,分别套在OM和ON上面,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起来.开始时,A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P点,现在改变拉力F的大小,使A球向右缓慢移动.则在A球向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B球还未上升到O点),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OM对A球的支持力保持不变B.AB之间的轻绳中的张力逐渐变大C.力F逐渐变小D.当A球向右缓慢移动一段距离后,撤去力F,A球将开始向左运动,若当A球经过P点时速度为v,则此时B球的速度为V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M球缓慢向右移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先以N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分析细线拉力和竖直杆对N球的变化,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研究水平杆对M球的支持力和拉力F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BC、先以B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所示,则有细线对B球的拉力为:T=(θ是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竖直杆对N球的压力为:N=mgtanθ,当A球缓慢向右移动时,θ增大,cosθ减小,则T增大,N增大.则B球对竖直杆的压力逐渐增大.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则:得到水平杆对a环的支持力:FN=2mg,保持不变,则A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μFN,f不变.F=N+f,N增大,则F增大.故A正确,B正确,C错误.D、AB两球速度沿绳方向的分量相等,根据速度合成有:vAsinθ=vBcosθ即vB=vAtanθ,当A经过P点时,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是,故选:C.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