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题VIP免费

九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题_第1页
1/3
九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题_第2页
2/3
九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题_第3页
3/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试题(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0分)1、子墨子久距之()2、公输盘不悦()3、公输盘诎()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亲戚畔之()6、如则无法家拂士()7、困于心,衡于虑()8、故患有所不辟也()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0、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二)一词多义(30分)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子墨子起,再拜。()2、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与王。()于是见公输盘。()4、舍其文轩。()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5、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知而不争。()6、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尖利也()7、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8、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9、故不为苟的也()是故所欲有甚与生者()10、熊掌,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恶()(三)填空(40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议论的中心十分明确,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为例,暗示()对造就人才的重要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更应如此,(“”)(4分)一句正是从()面充分论证了这点。2、从行文上看,文章第一部分中的()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全文先后使用了论证方法(、)。3、本文中心论点在结论部分,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点是其中的()一句。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与()两方面说明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如果译为现代汉语,前一句的意思是()5、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写。(3分)6、根据《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1)文中能概括全文大意的一句话是哪句?(3分)(2)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答:论证方法有:1()2()3()举例(1)(2)(3)(本题除了注明分数的题外,其他每空两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测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