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技术专题培训第1章电子白板与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本章简单介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特点和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理论指导;主要介绍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分类、要求和制作过程,多媒体课件的环境要求,对比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特征;并详细介绍界面设计、交互方式及导航策略的概念、原则和方法。1.1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概述1.1.1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与特点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既能方便地引入和呈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又能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内容;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人魅力,又能增强师生参与和互动的新型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育的特点,在结合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将信息化带进了普通课堂和日常教学活动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教学具有如下特点。(1)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非常紧密,完全符合传统的教学习惯,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走动,无论是写板书,还是进行课件演示,或是对计算机的操控,都可以在白板上完成,不必局限于计算机控制台。(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除了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即时注释外,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3)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直接进行板书,做教学内容批注,书写内容可以瞬间擦除,如不擦除,可以保存所有操作的历史记录。(4)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电子白板本身所带的模板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方便地调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如三角尺、圆规、直尺、量角器等,使得教师在备课、制图等方面省时省力。通过网络功能,教师还能进行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很多学校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常规的教学工具。表1-1所示为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多媒体投影教学功能的对比。1.1.2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理论指导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3)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4)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称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建构知识,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2.“活动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关系、活动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活动理论的假设与建构主义、案例教学、情境学习、社会认知具有一致性。将活动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框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楚的操作架构,它以“活动”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指出任何活动都可以组成活动系统,如图所示。活动系统包含有3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主体:指在教学设计中的学生,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活动理论中对主体的分析也就是学习者分析,应调查学习者具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征。对学习者分析,有利于教学设计中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后继工作的保障。●客体:指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的,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受到影响改变的东西。客体的分析与设计方向根据主体的情况因人而异,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