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案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高三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古典诗词修辞手法考察类型及常见命题方式2.、掌握高考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的答题方法3、归纳高考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鉴赏题的答题模式并学以致用学习重点、难点:掌握诗歌鉴赏修辞的方法学习过程:【自学质疑】积累·思考(一)安静、独立、快速地阅读《三维设计》诗歌专题“修辞手法”的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1、古典诗词的主要修辞手法都有那些,它们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2、鉴赏高考诗歌修辞手法的考察都有哪些常见的命题方式?3、结合典型例题答案,归纳出解题方法。典型例题1(2013安徽卷高考)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第1页共6页高三语文学案典型例题2(2013年新课标卷1)(2012●重庆卷卷)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预报[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答案:【矫正反馈】完善答案(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把你的自学过程中不能解答的问题请教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展示】【精读点拨】领悟·应用(2013浙江卷)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第2页共6页高三语文学案【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答案:【矫正反馈】完善答案:(2014●湖南卷)(湖南卷)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矫正反馈】完善答案(2012江西卷)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第3页共6页高三语文学案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案:【矫正反馈】完善答案(2012辽宁卷)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答案:【矫正反馈】完善答案第4页共6页高三语文学案(2010安徽卷)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