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VIP免费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_第1页
1/3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_第2页
2/3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_第3页
3/3
大同桥中学专题论坛发言稿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李忠学校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和基本单元。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凸显,教研组建设已经被提到更新的高度来认识。几年来,我校的教研组建设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仔细一想,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一是教研职责不明。部分老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形式主义”,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勉强应付甚至互相推诿,大大制约了自身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习惯的养成,也就制约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二是教研目标模糊。教研计划往往是教研组长一个人制定,没有经过全组教师的讨论,部分教研组的教研计划流于形式,仅仅是应对上级的检查;校本教研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不是在认真分析校情、学情基础上制定的教研目标,效果不佳。三是教研过程流于形式,不务实际。“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研活动中轻视活动的开展,轻视经验的总结与资料的积累。有些集体备课变味,只备不研,形成“一人备课众人用,一人主讲大家听”的局面。教研组活动要突出高耗低效的重围,我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养力度,然后,通过并督促、协助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进行精细化管理。说到底,说明白,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做到教研活动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要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教研组活动,我认为,重点要从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入手,加强理论学习,细化教研专题,指导教学实践,深化研讨反思,完善教研评价制度,把各项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一、要倡导阅读学习,营造学习型的教研氛围有一位著名的当代女作家叫毕淑敏,有一次她应邀到一所知名大学进行讲学校方安排了一个与大学生交流互动的环节。有一位大学生给了她一道难题,要她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之间作出唯一的选择。毕淑敏郑重思考之后选择了“笔”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写作是她的天职,笔就是她生命的真爱,意志的支点。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发展)。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再也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的观念,因为这桶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不新鲜了!教师的理解和体验关键在于学习。没有学习后的眼界开阔和认识上的突破,理解和体验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也就不会有教育过程中的创造和激情。学《伤仲永》时,我们教学生后天的学习比天赋更重要;学《孙权劝学》时,我们让学生记住开卷有益,但我们自己呢?一个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这些往往要靠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经验的积淀,要靠知识的厚积薄发。作为教研主任或教研组长,要努力为本组教师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交流的机会。学习的氛围愈浓,交流的机会愈多,每个教师的成长也愈快。不久前,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位朋友的分享。是一段对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人均书籍阅读量和人均占有图书馆数量的对比。看完之后内心震撼,十分汗颜。当前,许多教师确实缺乏真正的持续不断的阅读,或是仅仅将自己固定在本学科的范围内。在这样的视野中,只能看到一小池止水,难以达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研组一方面应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本共同的书,并撰写读后感另一方面,可鼓励老师多看书并适时开展教研组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讲”读后感。如讲教育理论对自己有哪些启发帮助,谈从书中学到了哪些做法,打算怎样学习借鉴,“讲”读后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深入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丰富素养、提升内涵、触发灵感,使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审视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二、要细化教研专题,提升教研实效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历来是教研组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教研组长要从细化专题入手,发挥实质性的引领作用,要按照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把专题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可以操作的若干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教研组长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可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例如,英语教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教研组工作实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