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教学反思教学中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已有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体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对力的存在以及力的基本特征进行探究,进一步认识、认知有关力的科学知识,学生在此活动中不仅轻松地获得了知识,而且激发了探究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带领学生体验力的发生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总之,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1、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2、通过一系列具体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游戏,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3、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4、科学课需要学生大胆实践、严谨态度,因此在实验中合理分工让学生做实验时井然有序。通过最后的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一节课结束了,当然也给我带来一些遗憾,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没能及时、灵活处理和引导,总想把学生拉到我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也让我看到了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能应付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起表率作用,用科学的方法上好每一节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