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教学设计一、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82、83页及练习的内容。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2、83页及练习的内容。学情分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和使用百分数。2、培养学生在分析和比较中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3、利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熟知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教法:情境设疑、合作生疑、探究释疑、引导答疑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3、数学是活生生的、有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引入,充分感知师:听说×班的同学个个是猜谜高手,张老师想检验大家,我的要求是猜百分数,有信心吗?听好啦:百战百胜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百发百中100%。师:果然名不虚传,真了不起!“你们课前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脂肪≥3.5%。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ppt)学生近视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ppt3张)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师追问:有没有看到百分数带单位?是根本没有,还是你看丢了?为什么不带单位呢?接着出示下面一题,组织学生口答。并提出“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师: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得出结论: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