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6课时教学内容《三个小板凳》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2、会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充满信心,努力进取。重点难点认识14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齐读课题。简介爱因斯坦。二、读文识字1、听范读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第几段告诉我们的?2、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重点的音、形、义)3、自读第1段。思考讨论:读后有什么想法?指导朗读,学习:坦。4、学习课文第2段,质疑问难。大家交上来的作品都是什么?你觉得他们的作品怎么样?读一读老师的话理解“糟糕”,找一找还有哪些词也是说明“糟糕”的?比较: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这时爱因斯坦怎样说的?表情什么样?指导朗读。学习:品、却5、学习课文第3段。这么糟糕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却说还有比它更糟糕的,这是真的吗?轻声读3段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他的话能说明什么?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这三只板凳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感觉到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朗读爱因斯坦的话。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变化?他们在想什么?会对爱因斯坦说些什么?随文出示:惊、次、虽、然、但、强、孝6、学习课文4段。从此指从什么事以后?改变在这儿指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想些什么呢?大家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呢?齐读课文。(师相机指导)随文出示生字卡片。(教、室、悄、改)三、检查识字情况。出示卡片轮读。同桌互相考。交流识字方法。四、指导书写:“却、改、品、师、惊、泥、作”。板书设计《三个小板凳》坦、品、却、惊、次、虽、然、但、强、孝、教、室、悄、改一幅迷谜芬始容易其形状确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