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实验报告1一、实验名称:茶多酚的提取实验二、实验目的:从贵州省贵定县云雾山贡茶里提取茶多酚三、引用标准GB52/343——92四、提取原理茶多酚是一种淡褐色至白色的无定型粉末,易溶于水,并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乙酸乙脂,不溶于氯仿。茶叶中含20%-30%的茶多酚,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茶多酚提取方法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目前提取茶多酚的方法,通常以成品绿茶、红茶、乌龙茶、速溶茶或鲜茶叶为原料,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或用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盐,步骤繁复,成本较高,有些产品不能脱咖啡碱,为其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带来了困难。本实验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热水浸提,以对人体无毒的石灰作为沉淀剂,然后用稀酸转溶得到液态抗氧化剂,经萃取得粗品态抗氧化剂。五、材料本实验以贵州云雾山绿茶为原料六、设备实验室常规分析仪器及设备。七、方法7.1.粉碎将贵州云雾山绿茶粉碎成茶叶末,80℃热水二次浸提,固液比分别为1∶12;1∶5。时问分别为15min;5min。通过抽滤,二次的总浸出率为70%,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色素、多糖类、维生素等水溶性物在浸提时溶出。7.2.脱咖啡碱: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调节PH=9.使茶多酚完全沉淀,静置30min,将沉淀物分离。咖啡碱留在上层分离液中,上层分离液经分离可得含咖啡碱的焦糖。使茶多酚形成金属盐沉淀,在碱性条件下,一方面蛋白质溶解度增加,降低蛋白质与茶多酚及氧化物的聚合;另一方面碱性环境下,羧基可破坏咖啡碱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结合的分子间的氢键。从而使咖啡碱留存在溶液中。避免茶多酚及氧化物再次与咖啡碱结合。7.3茶多酚转溶以稀硫酸调节茶多酚沉淀,使其PH=2。硫酸破坏茶多酚一钙化合物。Ca2+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将茶多酚置换出来,达到转溶的目的。然后静置30min可将90%的茶多酚溶出。17.4分离纯化茶多酚转溶后经抽滤得到茶多酚溶液。7.5萃取在室温(25±1)℃、PH=1.6条件下,用乙酸乙酯与茶多酚溶液以1∶1的比例进行萃取。时间5min。连续萃取二次。在各种有机萃取剂中。以乙醉、丙酮、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最好,而乙醚、正己烷的萃取物则无抗氧化性,其中又以乙酸乙醋的萃取率最高。7.6浓缩干燥于水浴锅中,85℃将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浓缩干操,同时回收乙酸乙酚八、结果成品为粗品态茶多酚,产品获得率为4.02%2实验报告2一、实验名称:贵州云雾绿茶茶多酚与BHT、Ve抗氧化性能对比试验二、实验目的:1.贵州云雾绿茶茶多酚与BHT、Ve抗氧化性能的对比。三、引用标准GB5009.37-85四、油脂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及抗氧化原理食品中所含油脂其主要成分都是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脂肪酸有饱和的,也有不饱和的。油脂及食品中的油脂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变质,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醋。由于其结构上有不饱和键的存在,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自动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进而又断裂分解,产生具有臭味的醛或碳链较短的羧酸,食用含有过氧化物的脂肪食品,会进一步促使人体的脂肪过氧化,过氧化的脂质可破坏生物膜,引起细胞功能衰退乃至组织的坏死诱发各种生理异常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或人体的老化也与过氧化脂质有关。所以,防止油脂及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油脂的自动氧化是一种自由基反应,氧分子具有二价自由基结构吧(O一O),容易参加自由基反应,氧分子能夺取不饱和脂肪酸烯键α位上的氢。从而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即油脂的自动氧化,抗氧化剂能提供氢质子,能与脂肪酸自由基结合,使自由基转化为惰性化合物,中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即中止油脂的自动氧化,抗氧化剂的机理以通式表示如下:Roo(过氧化自由基)+RˊH(抗氧化剂)→ROOH-RˊHRˊH+HRˊ→2R+H2Roo+RˊH→ROOH+Rˊ酚类物质具有较活泼的羧基氢,能提供氢质子,因此酚类物质常作为抗氧化剂,阻止或延缓油脂的自动氧化。五、材料5.1猪油经熬炼,过滤后待用。5.2茶多酚以贵州云雾绿茶为原料,按上文方法在实验室中提取的粗晶态产物,茶多酚含量90%5.3BHT:食品级5.4Ve:市售药品Ve胶丸3六、设备实验室常规分析仪器及设备。七、方法准确称取50pm粗晶态的茶多酚,0.02%BHT(以50克猪油计),200mgVe,茶多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