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卡通画教学【摘要】儿童卡通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笔者从事儿童卡通画多年,在教学中,选择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通过观察、体验进行记忆创作,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判断力和审美创造力,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观察力、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儿童卡通画能力技巧教育我从教小学低段美术已经数年了,平时涉及较多的还是儿童卡通画,小学低段儿童,特别是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用画笔描绘生活,勇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经常出现画不下去的情况,有些则千篇一律。如果该现象没被教师注意并加以重视,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有些学生对卡通画的浓厚兴趣将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卡通画能力,卡通画能力提高了,进行卡通画创作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这样对卡通画也就有信心了,卡通画的兴趣也就跟着浓了。我就儿童卡通画教育谈谈个人看法。一、儿童卡通画教育含义及意义儿童卡通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儿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卡通画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儿童的卡通画教育,是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启蒙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正如儿童学语文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它补充了书本的不足,通过观察、记忆、认识、感知,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用图画进行表现,从而使情感得以宣泄,心理获得平衡,兴趣得到满足,扩大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儿童的文化生活对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有特殊作用,对儿童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在普及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出现一些天才,会成为我国未来的美术家,但这只能是极少数。不过,在儿童时期受过一定的美术教育,对孩子未来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都会有良好的影响。有的家长把儿童美术教育看成早期的专业定向教育,急功近利,指导不当,反而成为孩子学习的精神负担,致使我们的小苗畸形成长,将来结不出果实,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完全违背了儿童卡通画教育的宗旨了。二、进行儿童卡通画教学的特点及可行性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众所周知的真理,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前提,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什么人才。那些小画迷、小球迷、小棋迷,对他们所爱入了“迷”,就露出了人才的萌芽,我看孩子的卡通画水平是否有发展前途,不看现在画得好坏,只注意观察他入迷的程度。有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才是积极的、主动的、轻松愉快的,有如饥似渴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现出超人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只凭家长的主观愿望,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兴趣既然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就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它、扶植它。漫不经心是父母的失职,过度热心又会把苗儿烧焦。有些家长既要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都剥夺了。有的家长不管孩子玩得多么高兴,拉回家来,自己伴在一边,强迫孩子画画,这也不对,那也不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把孩子本来很有兴趣的事,弄得索然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的天赋就会顿时黯然无光。对孩子兴趣的转移要正确对待。儿童兴趣广泛,有好奇心,什么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这是健康儿童正常现象。尽量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明智的,如果他本来喜欢画画,忽然不喜欢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导不当,打击了他的兴趣,这可以补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转移了也不是坏事。如果孩子上了中学,忽然迷上了画画,也为时不晚,总之强加给孩子的,效果都不会好。兴趣只是人才的契机,想象力和创造性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评选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不是表现了不同年龄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表现了他们自己起初的生活体验,其次才是一定的卡通画技巧。有些孩子的画俨然地老画家风范,一般都是程式化的模仿之作,题材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们画其他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