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VIP免费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_第1页
1/3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_第2页
2/3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_第3页
3/3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例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方案二: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①请指出右图操作中的错误。②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2)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3)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②观察到的现象。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赏析:方案一:(1)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于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方案二:(1)无;①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②NaOH+HCl===NaCl+H2O;(2)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3)碱;(4)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方案三:(1)7;(2)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和反应的多角度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