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寺坪小学梁燕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走进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封信的内容。现在,老师想考查一下你的记忆力,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的?你能说说这封信的内容吗?另外,老师还想测试一下大家的语文能力,相信你一定能行!(课件出示):(1)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和歌唱般的话语。(修改病句)(2)()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填关联词语)(3)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改为反问句)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过渡: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进巴金爷爷的内心世界。巴金,一位文坛巨匠,一位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3、4自然段,用耳朵听听自己读书的声音,听听巴金爷爷那亲切的话语,读后告诉老师你听到巴金爷爷跟孩子们聊了些什么?3、读后汇报。4、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的3、4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读书的思考,用笔与巴金爷爷作无声的交流。5、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读,出示: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出示巴金名言):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我们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种爱。师:读得非常好!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指名读,同时出示:②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师:“终于”是什么意思?去掉“终于”,把两句话对比读一读,有什么不同?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觉得巴金爷爷在“奉献”方面做的如何?师:是啊,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呢?请把我们的感动和敬佩送入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好吗?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师:为什么感动?“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花费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师:巴金爷爷是怎样做的?学生交流资料,师补充:是啊,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还有哪些?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所有的这些,都凝聚成一句话,那就是:为别人奉献爱,为社会添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完成课堂练习):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愿意让这朵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自己心里吗?让我们一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