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导论课收获与感想电子信息导论学习的收获与感想信通院2班文家雨学号。2012210061当我步入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时,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早在开学前就听说过信息方面的学科之难和学习范围之广,我生怕自己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但是在经历了半个学期的电子信息导论的学习之后,我收获良多。电子信息导论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对未来所学有了一定的准备,更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而我对“工程”二字的理解也不再只是从前所认为的建房子,明白了其实工程的实质内涵之一是某种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是特定形式的基本要素集合、技术集成过程和技术集合体,在这种集合、集成的过程中也蕴含着科学问题-----即工程科学。因此,工程不应是简单的科学的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拼凑,工程在对技术集成的过程中存在着更大时空尺度上的工程科学性质的问题。工程科学将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联系起来逐渐形成,如何把工程实践经验条理化、科学化,导致了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产生。而工程科学是以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的,因此工程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立在“工程”二字之上的“电子信息工程”就更加的深刻。电子信息工程是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紧密结合,电子工程是使用电子效应和行为的科学知识,来设计或开发元器件、系统或设备等,应用领域包括通信、计算机、控制、工业设计、家用电器、航空航天乃至农业、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而信息工程是指广义上基于计算技术的信息提取、处理、管理、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因此,总的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处理的学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都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涉及领域范围之广泛,几乎包括了整个现代工程技术。第1页共4页因此,学习这门专业的我们无疑有着很好的出路,但是同时,学习的压力之大也在不断地激励我们前行。从古至今,人类的通信方式在不断的改变不断的进步。古时候人们不管是通过击鼓、鸣锣、礼炮的声音来传递信息还是通过鸽子、风筝、烽火台所放的狼烟来传递信息,范围小、速度低、可靠性差、有效性低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从1838年德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开创电信号传输的新时代开始,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以及移动通信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后,近代的微波、卫星、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也有了长足进步。在1980年以后以光纤通信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立为标志所开创的现代阶段中,光纤通信、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多媒体通信、internet网、个人通信、智能通信、微波通信、公共电话、交换网、图像通信等多样的通信手段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那些前辈开创出一个有一个新纪元的不易。光看看激光和光纤的发展历程就能明白其中的艰辛。从1917年爱因斯坦确定激发射线开始,到1957年吐温,戈登和宰泽首次制造了激光器,1960年马曼制造了首个应用固体红宝石的激光器,1961年霍尔制造了首个半导体激光器,1970年莫莱尔设计和制造了首个光导纤维。而1975年更是一个跨时代的年份,在这一年首次出现了能在室温下连续运行的光导纤维。在这不到六十年中,无数的科学家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付出了汗水之后所获得的成果更是举世瞩目。用微波通信来说,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在京津之间同轴电缆全部断裂的情况下,六个微波通道全部安然无恙。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中,微波通信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通信方面的巨大发展无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信息系统的三代更迭更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从1978年日本、瑞典、美国开通了大容量小区蜂窝移动电话试验系统,到1990年的gsm系统,再到最后具有频谱效率高、话音质量好、掉话率低、基站覆盖面广、保密性好等优点的cdma,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的便捷。在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同时,四位第2页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