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目的是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我市林业改革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建设绿色XX,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着眼全局,充分认识我市林业所具有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委代书记、省长高度概括:福建林业是我省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潜力,一大保证,并用一堵挡风的墙、一座蓄水的库、一台巨大的吸尘器、一套大型的制氧机,生动形象、客观准确地阐述了福建林业确实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XX作为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全国的重点林区,林业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开发潜力更加广阔、保障功能更加重要。我们一定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角,全面深刻地认识XX林业所具有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1.从山多林茂的优势看。我市自然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林地面积284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66亿株。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活立木蓄积量是全国少数几个超过1亿立方米的地(市)之一,尤其是森林覆盖率遥遥领先,比全省高出13.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60.3个百分点,是名符其实的重点林区。我市林区不仅森林资源总量大,而且人均水平高,全市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12.5亩、活立木蓄积57.5立方米、竹林储量183株,均居全省第一。山多林茂确实是我市的一大优势。丰富的森林资源,既为我市培育和发展林业这一支柱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更为林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林业是我市扬长补短、发挥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的希望之所在、兴旺之所倚。2.从产业带动的支撑看。林业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去年,全市生产商品木材180.2万立方米,竹材3第1页共9页175万根,人造板58.4万立方米,锯材33.4万立方米,纸和纸浆53.1万吨,松香2.33万吨,清水笋9.9万吨,竹凉席240万床,纯度50%的紫杉醇101公斤。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4亿元,比增21.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居冶金、机械、化工和纺织五大行业之首。目前,我市的木材、竹材、人造板、笋竹制品、松香和机制纸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一半,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林业产业还具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特点,与交通运输、建筑装璜、机械制造、水利水电、旅游服务等其他产业有着很高的关联度。大力发展林业,牵一发而动全局,对全面提高XX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从农民增收的潜力看。我市76%的人口在农村,全市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0倍之多,全市现有林权的80%以上属于乡村集体和个人所有,林木林地资源是林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主要解决了“一分田”的问题,而“八分山”的潜在优势还远未真正发挥出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特别是对林区来说,希望在林业。只要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就可以调动林农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把“八分山”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据XX县区的调查统计,去年,全市农民从林竹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入达191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6%。应当看到,我市林区群众亦农亦林,大部分农民也是林农,林农耕山致富的问题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因此,大力发展林业,绝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长远大事。4.从林业的保障功能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对维护生态平衡、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的实践证明,林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市农牧渔业的稳产高产第2页共9页提供了生态屏障,而且为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