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经验总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中学杨丽[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推广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具体实际出发,介绍了该校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经验成果。[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又是信息技术课程推广普及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1999年,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其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我校从2000年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几年来,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一、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是取得整合成功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尤其是改革,更要从观念入手。我校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初期,没有采取行政命令的强制措施,而是积极引导、宣传影响、循序渐进,使广大教师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整合的迫切性和实效性,从而弱化了教师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也都主动地投入到改革进程中,甚至走到了前面。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教学改革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课及经验汇报,选派教师参加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及学术研讨,使广大教师强烈地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按受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通过以上活动,促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不再是工具——手段,更是一种思想、理念,只有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取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善,在改革初期,有些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无非就是应用一些现代化的媒体辅助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因此不愿意投入精力深入研究,甚至有的认为媒体操作也没必要学,用的时候找电教员或学生帮助即可。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并非仅仅是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从幻灯投影到计算机多媒体的设备改进;而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理论与实践。通过多次地观摩录像、学术报告和研讨会使广大教师转变了观念,更新了思想,积极投入到整合进程中,为改革扫除了思想障碍。二、设备保障、硬件支持是整合成功的基础有了先进的理念,只是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必要的设备投入是促使广大教师由“知”而“行”的根本,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础性条件。我校非常重视设备投入,98年即投入资金60万元,建成了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系统,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并且装备了两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的投入,使我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广大教师也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部分教师开始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2001年,学校继续投入资金200万元,做到了“四机”进课堂,组建了功能更加完备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2002年,又投入资金600万元,建成了千兆位的校园宽带网,而且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专用微机,从而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其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是整合成功的重点我校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积极引导教师不要为了电教而电教,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科特点及本校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学校积极营造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意识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可行性及迫切性等。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上,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宣传政策,强化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我校将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使教师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规定,从而使其明确认识,理清思路。例如,我校组织学习了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文章,其中明确指出:“各类学校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