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属劳动密集型,经营模式较为粗放。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舒适度、外观以及效用要求的提高,建筑项目所附加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在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和信息交流方法中,因工程建设周期、建设数据、参与单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流于形式,某些大型政府建设工程甚至出现瘫痪失效的情况,故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利用BIM软件,收集、整理、共享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具体信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提高各单位配合程度和分工的合理性,帮助设计、施工、运营等项目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其实际支出成本远超于项目预算成本。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效率较低,建设成本较高,经营模式较为粗放。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因方案缺陷、参与单位意见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建筑工程被动延期。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有多家单位配合协作,投资巨大,信息量较大,故仅依靠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瘫痪,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也不断提升。国外早已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建筑信息的管理和统筹,促使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和应用。1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的优势1.1辅助问题处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处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2/6是分散性的问题。BIM技术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良好把控整体施工进度。1.2提高数据准确性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利用BIM技术,以算量软件为基础,设置与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计算标准,并利用3D布尔运算和实体减扣等方式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实际效率。另外,此种方法还能保证运算的准确性。BIM技术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且其通用性较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调整实际模型,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1.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的5D模型,其中包含成本维度和时间维度,能起到实时监测的作用,故其资源配置率相对优化。另外,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5D模型了解施工信息,精准核算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2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建筑项目中,无论是决策阶段还是竣工阶段,都会涉及建筑、材料、安装、结构等诸多行业。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待不同专业、人员均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的信息十分繁杂,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BIM技术的核心就是信息,从实际上来看,BIM模型的基本元素由单个物体组成,利用具体参数控制物体的成本信息、几何信息、物理特性以及施工要求。现如今,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频频发生,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缺乏精细化管理概念,只在乎工程本身进展情况,对工程施工中的细节把握不足。所以,想要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将这种管理模式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提高项目单位的成本意识。另外,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利用空间拓扑关系和3D布尔运算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构建数字模型。以BIM技术为基础,构建项目运行系统,及时调整相关信息。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建筑工程中的信息繁杂问题,同时还能够为3/6工程建设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帮助3.1数据信息共享现阶段,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储存主要有2种方式:首先,在计算机和云端储存各种电子文档;其次,将具体数据记录在纸质文件当中,保存于库房。但这2种方式所储存的数据信息都十分独立,其以个体方式存在,没有实现共享。另外,在工程项目的不同建设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通过上述2种方式储存数据,不利于二次调用数据信息,严重浪费时间。利用BIM技术,将建筑工程造价中的相关信息数据统一储存在数据库中,不仅能够提高二次调用的效率,同时还能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当这些数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