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教案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今天我们在前面学习“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的基础上,关注“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这一话题。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大家提问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适度消费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PPT)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的消费行为是否是适度消费?(一)大学生国庆消费(二)酷抠族。都不是,那怎样的消费才是适度消费呢?请阅读教材P45正文第二段,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是适度消费?教师归纳:(PPT)适度消费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和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消费如果过于超前象学生情侣那样会给家庭经济带来困难,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如美国的金融危机、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等无不与整个社会过于超前的消费习惯有关)。(PPT出示“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收入数据)这是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旅游收入的情况,七天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7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到796亿元。如果象酷抠族那样消费过于滞后,就不会有黄金周全国消费收入增长的情况。所以两者都不是适度的消费,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过于超前的消费,又要反对过于滞后的消费。我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是适度消费,那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呢?下面我们先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通过前言的学习,我们知道,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哪个环节处于基础地位?(生产)。哪个环节是最终的目的?(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是生产决定消费。讲到消费自然要讲到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是指个人或家庭拥有消费资料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也是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视频)视频较形象地通过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的变迁,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这一切的变化,是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分不开的。而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卖不出去,生产就要受到影响。消费具有动力功能,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增长会推动生产的发展。例如,无线电广播的发明曾经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对之感到不满足,觉得“百闻不如一见”,产生了一睹风采的需要,这就导致了电视机的发明与生产。后来人们又希望能看到彩色的画面,于是又推动了彩电的发明和生产;而随着人们又希望看到“高保真”画面和音质的需求,又导致了数字彩电的发明和投产。在物质消费领域是如此,在精神消费方面也不例外。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需要,旅游业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它又带动了旅馆业、饭店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再看“十一”黄金周图片)。而生产的增长,自然会增加就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如图所示(PPT)2、适度消费的积极作用(1)、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就业用心爱心专心1而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图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刚才的视频也体现了这一点。(PPT)2、适度消费的积极作用(2)、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适度消费的积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关注热点并思考。当前在经济领域,我们最关注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带来的影响,刚才同学的时政演讲已和我们共同分享了他们对此的认识,老师还想给同学们提供一段材料,请大家在看这段材料的时候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热点关注:温家宝总理9月24日在美国与美国金融界人士座谈时曾这样说:“美国是借钱消费,中国是存钱不消费,两者都有问题。中国目前国内储蓄达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万亿元是居民储蓄,相当于3年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