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题库(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45题)1.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专门的B.厂级C.车间级D.班组级2.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B)。A.零线B.火线C.地线3.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C)。A.安全认证B.安全评估C.安全预评价D.监督管理4.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有(B)。A.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及污染环境B.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C.火灾,爆炸,感染,腐蚀及污染环境D.火灾,失效,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5.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B)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A.应急救援专家组B.消防与抢险C.医疗救治D.洗消去污组织6.在厂区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B)A.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回家B.关水、关电、关气,并到紧急集合点集合C.不关心,继续工作D.等待领导安排7.以下几种逃生方法中,(C)是不正确的。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D.向木质家具及门窗泼水防止火势蔓延8.用电设备设施的开关按钮中,红色按钮代表(A),绿色按钮代表A.停止启动B.启动停止9.《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C)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100B.400C.30010.在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批准可延长,但不超过(C)日。A.40B.50C.601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12.危险度由(D)决定。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13.大气中含氧量少于(D)时,人会死亡。A.19.5%B.12%C.10%D.8%14.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A)安全帽。A.红色B.黄色C.白色15.从业人员在(A)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A.300B.250C.200D.35016.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D.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17.机床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B)。A.工件丢失B.工人身体或手部受到伤害C.物件进入机器里面18."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D)要素的内容。A.应急响应B.目的与意义C.应急策划D.方针与原则19.绝缘电阻检测,电焊机每(B)至少进行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必须进行一次,移动电气设备应每()进行一次。A.半年、季度、半年B.半年、季度、季度C.季度、季度、半年D.季度、月、月20.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C)。A.安全认证B.安全评估C.安全预评价D.监督管理21.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A.经过评估B.存在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22.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B)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23.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24.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C)。A.身体着凉B.扩大影响C.伤面污染25.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E)A.致纤维化B.刺激C.中毒D.致敏E.以上全部26.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下列哪些要素的活动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A)。A.管理评审活动B.机构与职责的确定C.目标的制定与传达D.审核活动27.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C)。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C.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28.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