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韩餐企业的营销方面知识讲解餐饮企业如何做到淡季不淡PRESENTEDBY:许永会韩餐企业的现行营业状况分析每个行业都有淡旺季,餐饮业也不例外,五一、暑期、十一黄金周以及重点节假日过后至年底前,餐饮业都会出现“短期休眠”,但餐饮企业不可能就此偃旗息鼓,因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纵观许多成功的韩餐企业,他们的营销策略都很清晰,而且都是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如何做好旺季与淡季之间的营销策略转换。业内人士认为,节后要根据时令和消费口味,变换营销主题,达到“旺季取利,淡季取势”,让淡季不淡,好戏连连。餐饮业淡季餐饮老板的想法自取消了五一长假后,10月黄金周就显得弥足珍贵,亲朋好友、同学聚会都会在餐饮企业里举行,让城中食肆大捞一把。有旺就有淡,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就是所谓“一节淡三墟”。有人认为,3月至6月以及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淡季”只属于中小企业,年底老字号和知名企业的生意仍然会有很多。餐饮业淡季餐饮老板的想法面对稀淡局面,各企业老板各有招数。有些餐饮企业似乎找不到“北”,只好从开源节流方面想办法自救。有些餐饮店老板却不以为然,只是适当控制支出,而不会采取减人减薪,认为元旦、春节等假期的营业额会赚补回空缺。有些老板则利用这个时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砍柴磨刀两不误。成功案例淡季降低质量只能导致‘翘辨子’,保质保量、薄利多销才是正道(成都亿客韩悦)首先,他们从菜价上进行调整,力图接近大众消费,并且还面向大厅的食客推出几十种特价菜,个别菜品的价格降到1元。绝对不能减员工,因为马上就要暑期以及春节了,这期间,只能给员工补休以前的假期,或者是提前让他们休掉春节的假期,厨房方面更是苦练内功,准备再战。针对餐饮业淡季的应对措施策略1:用特价菜,弥补不足“淡季”这段时间,大多数餐饮店的营业额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要认清淡季餐饮的特征,推出有针对性的促销,就会“淡季不淡”。特价菜是最简单直接有效,虽然消费旺季已过,名贵的菜可以只有等着春节再吃,但人总是要吃饭的,普通实惠的菜也会吸引部分顾客。“汉江韩国料理”在去年11月份推出烤牛里脊半价、18元烤肉10多款;“阿里郎”推出满100返现10元;“火之舞”49元自助餐从11时一直敞开吃到16时半,生日免单、学生和教师优惠5元。每日数款特价菜,不仅可以笼络人心,还能保增长,减少几道菜式的利润,通过其他出品来弥补。作为韩餐行业的从业者都知道,很多促销活动本身就是亏本生意,但通过拉拢人气,带动其它消费,做足量的文章,让企业保本维持着,以顺利度过淡季。如汉江韩国料理的负责人透露,11月部分原材料的进价都有上涨,如象鼻蚌从每500克150元涨到了190元,但餐厅销售的价格却不升反降,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以低价让淡季依然火起来。针对餐饮业淡季的应对措施策略2:策划美食节,带旺人气人为地造节又是食肆应付淡季有力的一招,在每个时间段,很多餐馆的店庆、美食节相当频繁,这都是拉抬人气的好办法,如“法国胜日门”在淡季推出主题“轮船上美食节”,东方宾馆举行“加拿大海鲜美食节”、澳门街举办“滋味羊节”即是如此,更有甚者,餐厅还推出“三人行,免费一人”的优惠活动。“买二送一”变相推广,自是比直接打折高明得多,这些不同主题的活动,让餐馆赚足了人气。举办美食节的目的,旨在吸引客流,提升营业额,往往是噱头,以某一核心食材原料,通过各种烹饪手法的运用,将其整体解构,并以一席“全羊宴”、“全牛宴”等方式呈现,如此让食客大饱口福,食肆名利双收,两全齐美。还有,物以稀为贵,再平常的食材,只要限量供应,总会有人欣赏。根据消费者的心态,有些餐厅在城中走偏锋,对一些特殊食材只限量供应10份,售完即止,逾期不候,将消费者的胃口吊起来。针对餐饮业淡季的应对措施策略3:巧借文化牌每个城市的韩餐无论是出品,还是食材都无明显优势,怎样才能保增长?于是有的就打起“文化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在饮食文化上动脑筋。11月初,上海某店以经营鸡为主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