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站第四节地下铁道车站建筑设计1.车站规模车站规模主要指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及站房面积多少。第一页,共五十三页。车站规模主要根据本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所处的位置的重要性、站内设备和管理用房面积、列车编组长度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车站规模一般分为3个等级。第二页,共五十三页。2.车站功能分析将乘客进、出站的过程用流线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流线叫做乘客流线。还有站内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3.站厅站厅的作用是将由出入口进入的乘客迅速地、安全地、方便地引导到站台乘车,或将下车的乘客同样地引导至出入口出站。站厅的布置有以下4种:a.站厅位于车站一端第三页,共五十三页。b.站厅位于车站两侧第四页,共五十三页。c.站厅位于车站两侧的上层或下层d.站厅位于车站上层第五页,共五十三页。根据车站运营及合理组织客流路线的需要,站厅划分为付费区及非付费区两大区域。第六页,共五十三页。4.站台站台层应由站台、楼梯(自动扶梯)、设备、管理用房、行车道等组成。所谓站台是供乘客上、下列车及候车的场所。第七页,共五十三页。(1)站台长度站台长度分为站台总长度及站台有效长度两种。站台总长度是包含了站台有效长度和所设置的设备、管理用房及迂回风道等总的长度,即车站规模长度。第八页,共五十三页。站台有效长度是即站台计算长度,其量值为远期列车编组有效使用长度加上停车误差。有效使用长度——无屏蔽门的站台指首末两节列车司机门之间的长度;有屏蔽门的站台为首末两节列车不包括司机门的屏蔽门所围长度。第九页,共五十三页。第十页,共五十三页。停车误差——由于列车采用的自动停车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司机操作熟练程度的差异,因此,允许列车停车的理论位置与实际位置有一定的不准确误差。我国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为1~2m。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2)站台宽度站台宽度主要根据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大小、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结构横断面形式、站台型式、站房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为保证乘客在站台上候车安全,距站台边缘400mm处应设不小于80mm宽的醒目安全线。为保证列车高速进站及出站的限界要求,设于站台计算长度外的所有立柱、墙与站台边缘距离不得小于220mm。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岛式站台宽度包含了沿站台纵向布置的楼梯(自动扶梯)的宽度、结构立柱(或墙)的宽度和侧站台宽度。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侧式站台宽度,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沿站台纵向布设楼梯(自动扶梯)时,则站台总宽度由楼(扶)梯的宽度、设备和管理用房所占的宽度(移出站台外则不计宽度)、结构立柱的宽度和侧站台宽度等组成。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侧式站台宽度,可分两种情况:第二种情况:通道垂直与站台方向布置时,楼梯(自动扶梯)均布置在通道内,则站台总宽度包含设备和管理用房所占的宽度(移出站台外则不计宽度)、结构立柱的宽度和侧站台宽度。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a.经验公式48.0lWMb式中b——侧站台宽度(m);M——超高峰小时每列车单向上下车人数;W——人流密度按0.4(m2/人)计算;l——站台有效长度(m)。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式中Bd——岛式站台宽度(m);b——侧站台宽度(m);c——柱横向宽(m);n——横向柱数d——楼梯、自动扶梯宽(m)。dcbBcdncbBd2式中Bc——侧式站台宽度(m);第十七页,共五十三页。b.按客流计算1001)(下上车PPPaWNA式中A——站台总面积(m2);N——列车车厢数;W——人流密度按0.33~0.75m2/人计算;a——超高峰系数1.2~1.4;P车——车厢人数;P上+P下——上、下车乘客百分比,取20~50%。第十八页,共五十三页。侧站台宽度:02148.0blAb岛式站台宽度:侧式站台宽度:dncbBd2dcbBc第十九页,共五十三页。(3)站台高度站台高度是指线路走行轨顶面至站台地面的高度。站台实际高度是指线路走行轨下面结构底板面至站台地面的高度,它包括走行轨顶面至道床底面的高度。第二十页,共五十三页。(4)站台层设计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为乘客使用区,该区域可划分成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两部分,其设置与站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