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第二讲X²测验一、X²检验的意义判断观察资料对自然规律的代表性如何,即实际数值与理论数值之间符合的程度如何,常用X²测验法。1899年Karlpearson完善了X²检验法和X²值的抽样分布表(chi-squaredistributiontable),其基本推导及内容为:1、计数资料对某种理论的符合程度K设0为实际次数,T为理论次数∑(0-T)=0i=1n、为所有情况之总体数;K为总情况数。第一页,共三十八页。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例:检查F2代400株中红花281株、白花119株、理论为300株、100株。∑=(300-281)+(100-119)=0无意义。b、改进K∑(0-T)²若结果=0,说明观察值与理论值完全吻合;i=1∑(0-T)²的数值越小,说明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越接近,但不能说明实际次数和理论次数之间的差异程度。例:(5-1)²=16.(504-500)²=16.绝对数值相等,但差别程度相差很大。第二页,共三十八页。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c、将绝对数值折合成理论次数的百分比,即实际次数与理论次数差异的程度。二、X²的分布及其显著性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本,得若干个实际值,按照已定的理论值,可以算出若干个X²值,用X²值作横坐标,次数为纵坐标就组成了X²次数分布图。a、X²值是间断型的,X²分布却是连续型的分布。呈偏态分布。b、X²分布自由度越小偏态越大,自由度接近无限大时,曲线形态为常态分布。c、X²具有可加性,即把一定个数的X²相加,是X²的总值的分布也是X²分布,其自由度为各个部分自由度之和。22(0)TXT第三页,共三十八页。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三、X²测验的运用1、适合性的测定1)、(1×2)表例:随机抽取F2代400株,红花281,白花119株。a、设立零值假设,即是按3:1比例分离。b、求出理论值400×3/4=300400×1/4=100项目400红花白花实得数281119理论数300100(0-T)-1919(0-T)²T1.20333.6100第四页,共三十八页。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0-T)²X²=∑[]=1.20+3.6100=4.8133T这里共分两组df=2-1=1X²0.05=3.84X²>X²0.05.结论: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差异显著。例2、抽查总数200株,红花142株,白花58株。是否为一对基因控制。014258T15050(0-T)-88(0-T)2T0.4271.280X²=0.427+1.280=1.707df=1X²0.05=3.84X²X²0.01,有极其显著差异。表明吸烟与患慢性气管炎之间不独立,二者之间有联系。联系系数用C=√X²/N+X²计算C=√7.4206/339+7.4206=√7.4206/346.4206=±0.1464第八页,共三十八页。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统计学2)、(2×J)表(2×j)表指纵(横)行数为2,横(纵)行数多于2的分类表,用来比较两个以上水平对实验成功率的影响。例:中山医院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与慢性白血病患者之血型构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