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逸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是今年好多人都学习的,这是一个伟大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药事业,奉献给了国家,年仅55岁的他正是科研的黄金时间,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参考一下。2018年4月11日,王逸平研究员因病在科研工作岗位上溘然长逝,时年55岁。噩耗传来,举所震惊,职工研究生们无不为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我们的好同事、好老师、好朋友而感到痛惜不已。王逸平研究员1963年2月15日出生于XX省,198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8月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参加工作,2001年5月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博士学位。他在上海药物所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药理一室党支部书记、药理研究室党总支书记、所党委委员。他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XX省药理学会理事、XX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报》编委等职。王逸平研究员长期从事心血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心血管药物研发。他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他在长期研究中形成了对新药独特的研发策略和思路,他说:做新药,最难的不在于坚持,而在于知道何时应该放弃。临床医生出身的他,为自己树立的科研理想是有生之年能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勤勉不已。作为创新中药丹参多酚酸盐主要发明人之一,他历经13年不懈努力,领导课题组完成了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发现以丹酚酸b镁为主要成分的多酚酸盐是丹参中最重要的有效活性部位,发现其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保护血第1页共4页管内皮细胞、清除自由基等多种机制和途径发挥其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丹酚酸b镁为质量控制标准,并研制开发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中药现代化示范项目,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是一种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的新药。现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1500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他主持药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也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在药理研究中发现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复合型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王逸平研究员还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五十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王逸平研究员作为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为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对学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学生们说,王老师比他们还勤奋刻苦,每天下班很晚,节假日也不休息。王逸平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科研成绩和荣誉,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很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年轻一代的优秀科技人才。王逸平研究员为我国新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荣获XX省优秀共产党员、XX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获得中科院先进集体称号。王逸平研究员是我们党和国家培养的新一代党员科学家的典范,他用自己的一生,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践行共产党员的崇高誓言,他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国家需要和人民健第2页共4页康不息奋斗的一生。作为所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他不仅在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长期在科研一线担任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为加强药物所党组织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