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心得体会原学习延安精神,勤奋务实工作--2010年“延安之行”心得体会2010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公司党支部组织的“延安之行”。这次能和大家一起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延安,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参观学习确实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是结合本职工作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学习了解“延安精神”这次活动为我们学习延安精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延安。过去,感到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精神伟大但比较抽象,离得也比较远。在活动之初,领导就布置了围绕延安精神进行思考的题目。于是我带着题目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考,感到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身上反映出的群体精神风貌,同时体现在点滴之处,体现于言行之间。比如,当时边区政府党员干部做到了“只见公仆不见官”;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做到官兵平等、干群融洽,齐心协力地办经济、办文化、办军事、办政治、办党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及自己的所看所想,真切地感到延安精神看的见、学得到。延安精神,对伴随新中国诞生的老一辈来说,体会更深,但对大多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而言,可能更多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其实质内容却了解甚少。那么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怎样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在今天又有什么实际借鉴的意义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当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今天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一样,面临着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走向成功的问题。通过这两天在延安的所看所听所想,延安精神应该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第1页共3页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今天,陕北老区的物质条件仍然显得贫乏。这让我们不难想象,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交通不发达的当时,这里的生活条件是何等艰苦。到了延安,我们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亲眼目睹了当时新中国的缔造者们领导中国革命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简陋的办公环境和居住条件,让我们想起了有关当时的生活写照:小米饭、南瓜汤、打着补丁的布衣裳。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丁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总结一句话,我理解的延安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团结合作)。二、如何将延安精神实践于自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自力更生,团结合作今天,我们工作的环境与当时延安革命斗争时期相比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反而更加弥足珍贵了,而延安精神让我明白,爱岗敬业作为一种奉献精神,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联系实际工作,对于延安精神的内容,我有几点感触:其一是要发扬团队精神。因为公司经营毕竟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但这一定要建立在每名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工作的责任感、良好的品德这一基础上,否则团队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主动的发扬团队精神呢。具体到各个部门,如果你努力的工作,业绩被领导认可,势必会影响到第2页共3页你周围的同事,大家以你为榜样,你的进步无形的带动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