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大悟县彭店乡桥店学校夏成龙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具准备:课件,木制尺、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图形师:你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试一试。生:我把长方形、正方形归为一类;三角形归为一类;圆形归为一类;师:有不同分法的吗?生:我把归为一类;圆形归为一类。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形没有角。师:说的很好,今天我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找角。师:角总是很调皮,喜欢藏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多媒体课件出剪刀、吸管、水管),你们看:剪刀上有角,吸管上有角,水管上也有角。(课件演示闪动的三个角)红色闪动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角。师:你还能从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这样的角呢?学生找教室里的角:生1:老师,黑板上有角。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1上讲台指出黑板上的角。(教师用手势给学生作示范。)生2:桌子上有角。师:请小朋友一起用手来摸一摸桌子上的角。(全班学生一起摸一摸桌子上的角。)生3:课本上有角。(教师请学生用手来摸一摸课本上的角。)生4:尺子上有角。生5:门上有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中引出角,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2.认识角。师: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成了这样(课件演示,将实物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角的身上都有些什么?生1:有一个尖尖的点。生2:有直直的线。生3:有两条直的线。师:角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课件演示其中一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你能指出其余两个角上的顶点和边吗?生:能。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角上的顶点和边,教师用课件演示。【教师一句“脱去漂亮的外衣”,形象化、儿童化的语言,再配上课件演示,很好地、直观地展现了角的抽象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了角的表象。】(2)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师: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为什么?(课件出示)生1:2号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那5号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它是角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2:因为它的一条边是弯的,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师:对!这个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发现3号有两条直直的边,它是角吗?生3:不是,因为它没有顶点。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哪些图形是角呢?生4:4号和6号也是角,因为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师:那1号呢?生5:老师,1号不是角,它没有顶点也没有直直的边。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角爷爷解决了难题,这下角爷爷就能准确地请到客人了!(3)认识各种各样的角。师:我们人的长相有各种各样,角的长相也有各种各样,你们看——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有直立的、也有倒立的……(课件逐个演示)你们能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吗?请学生上台来,师说生指——生指生说。【通过判断角和认识各种角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基本特点。】3.动手实践,提高认识。(1)画角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角,想把它们画下来吗?生:想。师: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好吗?你能说说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老师指,学生说,师板书。)请小朋友们在练习纸上画一个你喜欢的角。生:画角——同桌互说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