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作业模版)学员姓名高二梅学员单位经开区大桥河小学观察时间段10月16日观察对象四年级一班授课内容《蒲公英的梦》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板书梦字,都说梦是心中想,谁能用梦字组词并造句2、不止人类会做梦,植物也会做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棵蒲公英的梦,齐读课题第15课蒲公英的梦(提示蒲字的写法)3,读完了课题,你能针对课题提出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做梦?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这么多的问题在同学们的心中绽放,大家都是勤思考,爱动脑的孩子,发现了问题怎么办?想办法解决它,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解疑惑。优点:由题入文,学生读题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紧扣了文章主要内容。建议:如果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梦”,既创设了轻松的气氛也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更为课后的归纳总结埋下伏笔。谈话导入:1、你的梦想是什么?2、导入课题:蒲公英的梦.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梳理学生问题,提炼问题:为什么做梦?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二、老师指导学——赏美梦1、赏美梦师:首先,我们在课文中找找,课文中的那个段落写到了蒲公英的梦,它的梦是怎么样的?(课文的第11自然段)师:蒲公英的梦里面都出现了什么?生:太阳笑,草原美,微风吹,蝴蝶蜜蜂飞)师:你能想象蒲公英梦中的那幅画面吗?美不美?在这样的美景里文中的哪个词语反映了蒲公英的心情?生:快乐。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蒲公英梦境的美好和心情的愉快吧,老师领读:蒲公英很快进入梦乡。她梦见。。。。。。(生读,较有感情)优点:把赏美梦这部分内容提到前面,与导入联系紧密,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教学材观的表现;教学时,这部分内容采取师生共学,为后面两个内容的小组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下,图文结合,与现实环境之差形成对比。师:听同学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得大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仿佛感受到了蒲公英梦中的环境的美好。把掌声献给自己。合作学习作好了示范,很符合教学规律;建议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梦之美。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花前”与开花后。1、分工分别学习“开花前”与“开花后”。(学生按要求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气氛热烈)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蒲公英经历的三个画面:开花前,开花后,做美梦。现在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学习任务,现在请12345小组的同学找找开花前蒲公英的生活环境,678910组的同学在课文中找找开花后蒲公英的遭遇,以及蒲公英的心情如何,三分钟后选取2个组分别汇报。2、小组汇报(小组长分工汇报,读的读,写的写,比较有序)。3、其他小组补充。(1)有一个成语把蒲公英担忧的样子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个词语是?(生:愁眉苦脸)请一个同学来表演这个表情,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样子,它的反义词是?(生:眉开眼笑)(2)蒲公英开花后最先想做的事情啊,就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这里用了一个成语: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造句(3)课文69页的一句话,这用了什么句式?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谁能把它改为优点:小组合作学习环环相扣,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分工较合理,可见平时训练有素;教学中抓好了反义词,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突出了语基训练,使学生切实学有所获。建议:课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调查,这样对于文本中出现的噪音、酸雨等问题就不会如此陌生;汇报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句子不完整,概括不准确、简洁,平时课前布置查找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了解污染的大致分类及害处。汇报时,要求语言精准。分工可按学生的实际能力,优生做难事。朗读指导宜体现“文情”交融。不能把课文学习与朗读分离为两个部分。多一些:“我想说”,少一些“蒲公英想说”。时间开花前开花后做美梦时遭遇及环境汽车叫喊黑烟呛草原美呼吸废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