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预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对联的一般特点,能完成课堂上的对对子练习。2、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文化现象的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老师寻找一些对联制成幻灯,学生也找一些对联读一读。教学重点:认识对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难点:对平仄的了解,按要求完成对对子的练习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张老师听说五()班的同学很喜欢传统文化,耳听为虚,今天我来现场考察一下,敢不敢接受挑战?老师说出一个日期,同学们说出是什么传统节日。可以吗师:正月十五生:元宵节师:五月初五生:端午节。。。。。。师:正月初一生:春节师: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同学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生:。。。。。。师:对,过春节一定要贴春联(板书:春联)我们万年有句老话,叫着“有吃没吃,红纸贴壁”(用万年方言说)意思就是不管你家有钱没钱,过年时一定要贴春联。春联,春联,顾名思义,就是春节时贴的。。。。。。生:对联师:回答正确。(板书:对联)二、展示对联1、展示两幅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师:除了春节贴对联,还有什么时候会贴对联?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婚联、上梁联、开业联、寿联、挽联等)2、展示特殊时期贴的对联。(边展示边问学生是什么联?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映日红莲并蒂开通心伴侣喜双飞雄心创大业壮志写春秋人居玉宇千年旺日照华堂万代兴此志得舒为民舍予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3、展示楹联师:除了特定的时候贴对联,有些建筑,或者有些地方常年累月地写着(有的是刻的)或挂着对联,这叫楹联。(板书:楹联)请看: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师:这是明朝著名的东林书院的一幅楹联。轻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师:是的,对联可以表明人的志向,表达一种家国情怀。读书之人不能只是读书啊,要以天下为己任。请大家再读一读此联。②师:我们到外面旅游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有一点来头的景点,一定会有楹联。例如,大家非常崇拜的岳飞岳元帅的坟前就有这样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师:读读此联,您想到了什么?生:。。。。。。师:是的,这就是对联。对联里有历史,有民族大义,有浩然正气。再读此联!4、展示其他对联师:对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又深入老百姓的生活。除了上面提到的对联,对联还出现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齐读师:对,这是我们学过的古诗。对联就是诗!对联还会出现在。。。。。。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生:齐读对联师:这是当年唱遍全中国的《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台词。共产党员杨子荣奉命打入土匪内部,接头暗号就是一幅对联.再看。。。。。。地震高岗一派青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生:齐读对联师:谁知道这幅对联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听我说。这是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天地会的身份确认对联,对上了是兄弟,对不上可能是奸细。妙不妙?师:这就是对联,深入我们的生活,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丢不得,丢不起呀!5、名人名联故事师:名人身上一定有名联,名联之后一定有故事,想不想听?请看。。。。。。。独角兽比目鱼师:谁知道这个故事?对了,是鲁迅的故事。(学生如果知道就只讲这幅对联的妙处)鲁迅对的下联非常巧妙——“独”不是数字,却含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却有“双”的含义;“兽”是地上,“鱼”在水中;独角兽预表吉祥如意,比目鱼象征相亲相爱。妙不妙?聪明吧,鲁迅对出这个对联时,还没你们大呢!6、小结学到这里,同学们觉得好玩吗?“北大之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联对不但是作文的基础,也是作诗的基础”。联对也就是对对子,这可是古代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从小就学,从小就会对,比你们还小呢!三、认识对联1、过渡师:现在,你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对对子?生:想!师: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对对子,我们必须先认识对联的特点。否则的话,可能会不着四六。2、齐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