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学习高效课堂”学习设计备课方案东关小学学校六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五章/模块/单元学习设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有的人(第1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原有基础、差异状况、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兴趣等)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加上这首诗哲理味较强,学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但是本首诗歌感情色彩强烈,学生容易对它的朗读感兴趣,因此,教学本课应以朗读为抓手,用诵读欣赏学生来激发学生对诗歌亲近的欲望。2.学习材料分析(课程标准、学习内容、重难点、教学实践经验、先前行动反思等)《有的人》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有的人》位于本单元的结尾,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全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浓浓的时代色彩。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作者作者的情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与情感美。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思想美。过程与方法指导有层次的朗读,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1教学难点: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2.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学习评价方式备注一、旧知回顾,做好铺垫全面了解鲁迅学习资料自主交流1.旧知回顾本单元我们已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从中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2.激情导入1936年鲁迅先生去逝了,距今己有79年了,可是岁月的风尘并没有将他淹没在历史深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更加光彩夺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这么久地爱戴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去深入地了解鲁迅以及感悟他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补充、点评。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歌节奏美。1.读通诗歌,读出节奏美。教材教师进行方法点拔,学生自主1.方法指引,感知诗歌的节奏美。这是一首现代诗,朗读更讲求节奏韵律。怎么读出诗歌的节奏美呢?(学生自由积极鼓励,把握节奏。2练习朗读。谈)教师总结:读诗的时候,要仔细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觉得哪个词需要重点强调一下,就在这个词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教师师范读)⁄⁄2.学生自由练习3.指名读,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读a,四声)4.师生齐读,慢慢读出诗的味道。三、再读诗歌,感受诗歌情感美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教材及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自主学习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哪些两类人?对于这两种人,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明确爱憎情感。明确:课文写了两类人,一类人是欺压百姓、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痛恨、批判的。一类人是像鲁迅一样是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赞扬、歌颂的。3.指导朗读,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读出情感。鼓励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回答问题。3四、对比品读,感受诗歌思想美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教材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感情朗读1.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鲜明的情感,还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写法上你能发现什么特点?(生默读体会)2.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