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富宁县第二小学——黄敏贤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背诵积累第三自然段中优美的词句。2、通过对文中重点句的品读、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哲理教育。教学重点:品读课文2、3自然段,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了解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方式,领略德国奇特的民族风情。教学难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悟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评价德国景色和民情风俗的一个句子。2、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质疑、师归纳并板书:(奇特)(奇丽)4、品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正确句子,画下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教师让学生只需浏览,便很快找出总写句,并针对句子质疑,接下来引导学生围绕“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进行阅读感悟。】二、品读“奇丽的景色”1、那么,同学们在文中找到了“奇丽景色”的句子了吗?课件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2、齐读,小组合作,说说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它的奇丽的?3、交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等①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画面的课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写花的什么?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②指导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个词,读这个句子。4、情境创设,奇丽再现:①男女生合作,边旁读边想象。男生来说说看听了女生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番怎样的画面?②课件出示欣赏窗台上的花的画面,再现奇丽景象。③指名配乐朗读(课件出示段落转换诗的节奏)④带上诗的节奏,配乐齐读。5、诵读美景,佳句积累:这么美的景色,你想不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记忆中呢?(课件出示背诵提示)指名背,齐背。16、诵读积累,感受美【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配乐读、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组街头五彩斑斓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德国街头景色的奇丽。同时培养了语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异国风情的感受,还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三、品读“奇特的民族”1、为什么说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你们找出了哪些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2、齐读,交流:①抓词感悟(理解“脊梁”)②对比感悟中国人的花是养在哪里?是给谁看的呢?而外国人呢?③指导有惊讶的语气朗读3、“正是这样”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你又体会到什么呢?【设计意图: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德国人种花的奇特之处,也是紧紧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的,同时注重指导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四、感悟境界,感受“人美”1、课件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2、你们是怎样看待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呢?3、你们是怎么理解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4、联系实际: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5、师小结: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一颗爱心奉献给别人,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感悟德国人种花的奇特之处后,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中心。让学生通过介绍身边的例子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受到思想教育。】五、升华情感,品味“美丽”1、师:四五十年前,20几岁的季羡林先生感受到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四五十年过去了,这样的奇丽景色,这样高尚的境界,会长久的保持吗?(课件出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2、“当回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