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VIP免费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_第3页
3/4
3.3《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责任学校:小街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王立贵课题劳动成果要珍惜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2、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突破重点、难点设想结合文本,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懂得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列举生活中一些浪费的陋习,引发学生的反感、共鸣,引导学生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教材分析《劳动成果要珍惜》是《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的第3篇课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改变当今部分少年儿童劳动观念淡泊,思想上轻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观念,让学生懂得每个劳动者都值得尊重,每样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告诫学生要改掉浪费的坏毛病,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教学媒体课件、一块面包学生准备1、课前一周了解和观察后期食堂的叔叔阿姨做一餐饭必须要经过的工序,以及每道工序花费的时间、精力等。分组调查,认真做好记录。2.注意观察或调查自己的老师一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3.收集一些有关劳动的名言、谚语。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激趣(3—5分钟)1.师:同学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劳动者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劳动着,奉献着。让我们再次重温他们美丽的劳动中的身影。(教师播放劳动者的图片)2.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劳动成果”。二、激励探究(10—12分钟)(一).生活中的劳动成果1.师:不同的职业的劳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劳动成果。请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劳动成果?这些是谁的劳动成果?(教师播放图片“身边的劳动成果”)2.教师小结:同学们,是劳动创造了这个世界,是学生交流:上述是哪些职业的劳动者,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哪些财富。1.同桌讨论“生从交流各行各业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这一话题中,加强学生对劳动成果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及时引导,感受劳动成果不但是有形的物质财富,还有无形的精神财富。师生互动,融洽关系,自然引入。1劳动改变了世界,劳动成果是说不完、数不尽的,因为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我们的身边的一切存在都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二).身边的劳动成果1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享受着许多人的劳动果实,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教师出示学生在食堂就餐图)2教师:我们从小就会背《悯农》,我们吃饭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是怎么得来的?这次上课之前,同学们专门去做了调查,下面请调查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结果。3教师:听了这个调查报告,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珍惜在食堂工作着的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呢?4.学生汇报对教师的调查报告。包括老师一天的时间安排,备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批改一次作业,做一个课件需要多长时间?一天上多长时间的课?5教师:怎样做才是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呢?6汇报对打扫卫生的同学的调查报告。7教师:怎样做才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呢?(三).名人的家训过渡:是啊,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很多名人伟人都告诫自己的孩子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呢?1.自由朗读课本《“以俭素为美”的司马光》的故事,思考:司马光为什么告戒儿子要节俭?你是如何理解“俭素”的?2.再读《陈毅“吾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的故事,想:陈毅元帅战功赫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为什么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从陈毅元帅教育子女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体验内化(13—15分钟)(一).观察站过渡:听了名人故事和同学们的调查报告,那怎样做才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例如:夏日炎炎,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