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说明肖雪莹刚才我们已经一起随张岱的小舟,欣赏了湖心亭广漠、清寒的美景。课文对于张岱此行有直接的评价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一句。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舟子。舟子是见证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他评价作者“痴”,你怎么看待他的评价?因为他去看雪的时间是“更定”,注释说更定是晚上八点,古人在这个时候大多准备睡了,他在别人都睡了的时候还跑出去看雪,不是傻了就是疯了。好,你抓住了张岱看雪的时间,确实是有些不寻常。还有谁同意这个看法吗?来补充补充。因为天气很冷,文中说“他是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都已经冷到要穿毛皮衣,烧炉火取暖了,他还要跑去看雪,好傻。这是从天气上抓住了张岱的傻。除了时间、天气,还有哪里能看出他傻吗?一般人去游西湖都是选春夏之交去,那时候才能看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而张岱却选冬天去看雪,让人费解。不错,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游览西湖,并且留下了传世佳作。回顾一下,白居易在早春时节游西湖抒发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感慨,杨万里在晴日来游西湖,抒写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盛景,苏轼欣赏西湖晴日和雨后之景,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佳句。而张岱放着春夏美景不看,偏选大冬天来看美景,是有些傻吧?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中有“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之句。七月半的西湖被那些附庸风雅的俗人所包围着,纵使是盛景,作者也认为不值得观赏。从这里你得出张岱是个怎样的人?傻吗?不是,只是有些清高、有些孤傲,有些不随流俗罢了。设想,当一个人看尽了人间繁华,遍尝了世间冷暖之后,他还会被繁复多姿的景物所吸引吗?人间的浮世绘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留存于作者眼中、心中的也就只有铁线银钩般的轮廓了。于是,我们看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唯有长堤、湖心亭、小舟和舟中人的模糊的影子,笔致是简约的;天地间不过黑白两色,色彩是清晰的;天地的阔大与人物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视点是渺远的。人既在看景,又被景囊括其中。大笔勾勒、小处点染、刻意留白的景物构建成了张岱悠远脱俗的内心世界,他在如此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抵达了自我内心的安宁与超脱。可见,舟子评价作者用一个“痴”字,是精妙的。虽然在他这类凡夫俗子眼中,作者很傻,但情趣脱俗之人却能体悟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这份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