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1~2题。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迟退休年龄②调整生育政策③输出国际劳工④提高消费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3~4题。3.读左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B.P时期劳动力不足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4.读右图数据可知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D.该国可能是印度外来移民人口年龄结构本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5~6题。5.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6.老龄化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D.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7—8题。7.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8.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地理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H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第9题。9.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Ⅲ阶段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数量在拐点②达到最高峰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A.1970年B.1985年C.2005年D.2013年11.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④人口出现负增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201410)】H1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14、15题。年份(年)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性别比户均人口数(人)农村人口比重(%)2000358.30100.583.3862.032010450.17101.652.8846.6714.下列有关表中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C.户均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