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VIP免费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1页
1/4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2页
2/4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3页
3/4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工作单位:容县黎村镇平洛小学姓名:梁玉兰手机:15077708820教材分析:《三峡之秋》是“新世纪”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之(母亲河)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设计思想: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学生进入六年级后,在阅读中感受、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都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状况尽快查漏补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去感悟作者要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母亲的炽热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反复吟诵、领悟作者精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去自觉地学习使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3)培养写作能力。(三)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三峡秋天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理解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背景信息。1学生:阅读课文;从网络或书本等地方搜集、整理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播放三峡图片导入1、同学们想不想旅游啊?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2、简单介绍三峡的有关资料。3、欣赏三峡图片。4、板书课题:三峡之秋。【点评:这样的导课设计通过展示三峡的图片,交流有关三峡的信息,使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与景观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写一写喜欢的理由,并试着读好它。2、全班交流(1)交流生字、词语的读音。(课件出示生字、词语)(2)交流文章的写作顺序。(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点评:这样设计使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扫除障碍,理清思路,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需要指导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理解、想象、感悟,在美读欣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美,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三、品读欣赏,感受三峡秋景美1、理清文脉。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作者就是按照从“早晨——中午——下午——夜”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同学们再看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1)扫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作用。(2)交流。(3)反馈、指导。(第1自然段是写三峡秋色的,是总体写,在文中起“总起”作用。第7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与文章第一句“时令已经是秋天了。”相呼应,具体说明了作者所观察到的三峡之秋的时间。)(4)划分段落,找到重点。2、按时间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1)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三峡之秋早晨的景色。学生边读边圈点批画优美的词句,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