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类型存在部位基本单位核苷酸磷酸五碳糖碱基DNA磷酸RNA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质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糖嘌呤嘧啶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嘌呤嘧啶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脲嘧啶U核苷元素组成:C、H、O、N、P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种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磷酸脱氧核糖G磷酸脱氧核糖C磷酸脱氧核糖T回眸历史美化学家鲍林:最早认定DNA分子螺旋结构,提出DNA三螺旋模型英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算出DNA双螺旋直径与长度。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碱基在螺旋内侧英物理化学家富兰克林:X衍射技术拍摄DNA晶体衍射图。提出DNA双螺旋,精确计算DNA分子内部结构的轴向与距离克里克、沃森(当时是物理、生物研究生):1953年英国《自然》杂志发文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62年与威尔金斯同获诺贝尔奖DNA的空间结构回眸历史ATGC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多核苷酸链学习新知磷酸二酯键AAAAAATTTTTTGGGGGGGGCCCCCCAATTCC(1)DNA分子是由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结构。(2)DNA分子中的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结起来形成,且遵循原则。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两反向双螺旋脱氧核糖碱基碱基对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学习新知AGCT人30.919.919.829.4鸡(母)28.820.521.529.2鲑29.720.820.429.1海胆32.817.717.332.1小麦胚27.322.722.827.1酵母31.318.717.132.9大肠杆菌24.726.025.723.6噬菌体21.328.627.222.9几种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卡伽夫法则回眸历史结论:1.腺嘌呤(A)的量总等于胸腺嘧啶(T)量(即:A=T)2.鸟嘌呤(G)的量总等于胞嘧啶(C)的量(即:G=C)3.A+T不一定等于G+C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怀疑。在1948-1952年4年时间内,利用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胸腺嘧啶T,鸟嘌吟G=胞嘧啶C。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查伽夫法则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0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1800个和800个B.1800个和l800个C.3600个和800个D.3600个和3600个C课堂反馈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学习新知下面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称。12345678109GTCA1.胞嘧啶2.腺嘌呤3.鸟嘌呤4.胸腺嘧啶5.脱氧核糖6.磷酸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碱基对9.氢键10.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课堂反馈AAAAAATTTTTTGGGGGGGGCCCCCCAATTCC1、DNA哪些结构特点使得DNA比较稳定?基本骨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学习新知2、DNA哪些结构特点在不同DNA分子之间存在不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本规律:双链DNA,两互补碱基相等(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总结学习新知拓展规律:1.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23%,求腺嘌呤占多少?2.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3.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27%2.510.40.4课堂巩固4.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答案:24%288个基本规律:双链DNA,两互补碱基相等(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课堂小结①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各占碱基总数的50%,且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拓展规律:②双链DNA分子中,互补两条链中A+G/T+C互为倒数。即两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③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之比A+T/G+C等于其中任何单链的A+T/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