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与问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通海县大梨小学沈玲梅议论文、说明事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议论文、说明事理23、学与问1、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列举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3、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4、列举沈括的故事,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5、总结,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层次: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再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开头:结尾:哥白尼(1473-1543)。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哥白尼著有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1543年出版。)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列举内容的省略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此巨大的成就呢?勤学好问从哥白尼的故事,领悟到什么?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出问题。““问问””常常是打开知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识殿堂的金钥匙金钥匙,是,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铺路石石。。问的重要意义。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领域。著有《梦溪笔谈》,本书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70命名为沈括。思考:思考: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小组合作学习:先默读课文,再完成练习。(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2)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3)()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人间四月芳菲尽尽,,山寺桃花山寺桃花始始盛开。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知转入此中来。思考:思考: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小组合作学习:先默读课文,再完成练习。(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2)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3)()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产概括沈括解开疑团的过程: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从沈括的故事,领悟到了什么?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再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能者为师为师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孔子)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什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