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会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写句子。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懂得一些动物过冬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5、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但学习欲望浓厚,表现欲强,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自主进行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教学中要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丰富其知识。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2、积累语言,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教学用具:动物图片生字卡片总设计意图: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以及青蛙三种不同的过冬方式,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在学习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冬天来了,我们的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树叶落了,小草黄了,天气冷了)2.同学们,这么冷的冬天你们是怎么度过的?(穿棉衣,戴手套,戴帽子)那小动物们没有衣服穿,没有帽子和手套戴,那么它们要怎样度过这么寒冷的冬天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21课《动物过冬》。(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急于想知道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2.生汇报(哪些小动物过冬?它们怎样过冬?)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提到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要通过精读课文一起解决的问题,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和上节课认识的字词宝宝打声招呼吧。3.复习生字词【设计意图:二年级的识字也是重点,所以在读课文之前先复检生字和词语,加深记忆,更好的读懂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读,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精神去找到答案。】过渡:从刚才的识字读词中,老师看出来你们都是爱交朋友的孩子,老师今天又要为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呢?三、精读课文了解动物过冬方式(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蚂蚁图片师述:这是一只可爱又充满好奇心的小蚂蚁有一天它肚子饿了,来到树林里找食物,可是树林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看看树林的样子吗?2、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画,你能说说图上有什么?(生交流)从图上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对,图上的树林里树木光秃秃的,满地是落叶,连一只动物也没有,那么此时蚂蚁的心情如何呢?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这幅图的内容,你能把树林的冷清,蚂蚁的孤独用你的语言读出来吗?3、练读,指名读,齐读过渡:文章第一自然段讲了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发现树林里安静极了,它感到孤独害怕,难道树林里真的只剩下蚂蚁了吗?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来说说图意,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细心的观察力,体会树林的冷清和蚂蚁的孤单,并能读出这种感觉。】(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大家快速读第二段,找一找,小蚂蚁碰到了谁?生汇报(喜鹊)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小蚂蚁和喜鹊之间的对话。(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小蚂蚁和喜鹊进行了几次对话?(生:2次)①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边读边体会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小蚂蚁很有礼貌;小蚂蚁很奇怪;从喜鹊的话中读懂了燕子、黄莺、杜鹃、黄鹂他们都到南方去过冬了……)再请几组来读读。师小结:是呀,像燕子、黄莺那样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这样的鸟,我们称它们为“候鸟”。(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候鸟)②谁愿意来读读第2次对话(出示句子)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喜鹊不到南方过冬,它把窝垫得暖暖和和的,就在这过冬。师: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你还知道哪些AABB的词?“这儿”指哪儿?生: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师:再请几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