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授课人:刘莉娜阜阳市七里河小学第一课时课件出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农远资源2010-2011学年上学期人教小学版(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学期第五组第一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暑期都到哪些地方游玩了?玩的怎么样?对那里的风景你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生自由发言)。2、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一个堪称奇迹的地方,就是我们课本第十七课《长城》这一课。3、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4、默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生字词,划好之后把生字词多度几遍。5、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二、教学新课1、多媒体出示长城风光图片,学生感受长城的壮美。2、看了这一组图片,长城美吗?你觉得长城像什么?(长龙、玉带、长链。。。。。。)这是一条怎样的长龙?(指名回答)是呀!就连一些外国友人看到了长城之后,也不得不为之赞叹!3、多媒体出示各国友人赞美长城的话,指名学生读一读。4、在我们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也赞美了长城。(多媒体出示,指名读、齐读)5、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长城伟大在哪里?哪里可以称得上奇迹?找出来的也可以在书上画下来。6、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了长城是伟大的奇迹?(长、高大坚固)分别是第几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蜿蜒盘旋”这个词。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展示具体位置和途径的省市)。有一个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你们猜猜他用了多长时间?(指名学生猜测)他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差不多快两年的时间才走完。长吧,来,读出你们的惊叹吧!(指名读,齐读)2、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远看)(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发现,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读的也很好,可是呀,一个会读书的人能通过文字读出画面来,你想试试吗?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通过文字读出长城高大坚固的场景来!边读边想一想,长城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板画。3、指名学生说说长城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多媒体板出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4、指名学生上台根据老师的板画说说长城构造的具体位置。出示多媒体对照看看是不是正确。5、书上又是怎么描写这几个部分的呢?谁愿意读描写城墙的?师请四名同学平举双臂站起来,了解五六匹马并行的宽度。描写垛子的谁读?垛子有多高?(两米多高)大概有两个学生那么高。瞭望口和射口还有城台呢?谁来读?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感情朗读,成员要帮助其他人纠正错误。6、小组汇报朗读。通过看长城的构造,你知道这一自然段作者又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呢?(近看)是用什么手法写的?(列数字、打比方)这一连串的数字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而且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长城依然这样高大坚固,算不算奇迹?(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课文还从哪些方面写了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2、多媒体出示第一句话,生齐读。“站、踏、扶”都是什么词?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指名回答)那时候,有汽车吗?有起重机吗?有火车吗?都没有,可是,那些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