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我校历史组正在探讨:如何才能是学生学好历史?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某些特殊的心理障碍。为此,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启发思维、突破难点历史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世界近代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两重性的特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的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接着问:这四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这个教学难点也被突破了。创设问题情境帮助突破难点,二、设计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比如: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看到这个宣言后,你决定怎么办?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如此一来,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三、利用语言情境,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历史教师的讲课如果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引人入胜,就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当教师讲述仁人志士献身祖国的英勇事迹,并且充满敬意时,学生也会情动而相随;当教师讲述某些民族败类与敌勾结、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充满仇恨和蔑视时,学生也会对其产生憎恨。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里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革新,学生才能真正接受知识并成长为健康而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