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节奏——魏丽亚课堂是需要生命力了,令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那么怎么样去彰显课堂的生命力呢?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体现出一种均匀有规律的进程——节奏感。像这句话描述的,“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如果教师的教学的节奏调控得当,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我跨进教室,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课堂节奏,将我全身的注意力也拧紧了。”这样就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共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明知如此,我还是会忽视课堂的节奏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和谐、低效率的现象。所以特此总结一些提高自身课堂节奏的细节:(一)时间分配有多有少基于现在我们正处于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对于书本知识点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面面俱到,而应该体现出复习的重点,因此在设置复习课时,应该对知识点讲解时间作出一个具体分配。对于基础内容,回忆时应该收紧时间,对于重点、难点、热点内容就应该多备时间让学生思考和重组知识。在时间的分配上体现出复习的主次,把讲解放在学生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使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像朱国全老师在复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时,结合材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他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对深化行政审批这个材料背景的介绍和政府权力如何行使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上。在时间上设置出了这个课的重点节奏。(二)课堂环节有取有舍从会考复习到高三一轮复习再到高三二轮复习,对于这三种课的区分度,我本身还不是很明确,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的就拘泥于一种课堂结构了。因为课堂缺乏新意,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不那么集中。正在苦恼这样的现状如何改变时,齐琳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新视眼。她将一节真题解析课,分组成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换位思考。这让我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去固定一种课堂结构,课堂环节应该是服务于教学的,而不是简单的体现教学。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我应该提高设置课堂环节的能力,让干枯的复习课焕发出生命力。(三)学生状态有紧有慢我自认为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在复习课中碰到的最大的难题,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温故知新,学生的主动性自然不强,要想学生能真正愿意去温故知新,这就非常必要去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提问中对学生步步紧逼,迫使学生去动的同时,也应增加知识趣味性,让学生不得不思考、热衷于思考。所以设置课堂内容时就有必要基于学生特点,使课堂有紧有慢。如何在学习他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真正悟出自己的经验,这是一个老师永远都要做的事情,只有这样努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节奏感,让学生在你的课中,扭紧自己,不得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