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结成轴心国军事同盟,把世界一步步推向战争的边缘,而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对轴心国一再妥协退让,德、意、日法西斯步步紧逼,终于导致战争的爆发……一、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1、背景:①英法等国的软弱退让,遭到法西斯步步进逼(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②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又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捷克。2、时间、地点和参加国: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英、法、德、意3、结果: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二、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3、间接原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英英国国法法国国德德国国波兰波兰苏联苏联德国进攻波兰德国进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19391939年年99月月11日,日,德军闪击波兰。德军闪击波兰。19391939年年99月月11日,日,德军闪击波兰。德军闪击波兰。99月月33日,英国日,英国和法国和法国被迫对被迫对德宣战德宣战99月月33日,英国日,英国和法国和法国被迫对被迫对德宣战德宣战德国摩托化步兵在闪电战期间通过一条波兰土路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电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电战挟最新高科技、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闪电战)——“白色计划”波军因武器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和英法宣而不战而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在德波战争初期,一些波兰骑兵不知德军坦克为何物,还以为是套了厚木板并刷上油漆的汽车。波兰军民虽然展开了英勇的华沙保卫战,但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9月28日首都华沙沦陷,不到一月,波兰灭亡。德法边境“静坐战争”德国军队在华沙游行敦刻尔克2、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1940年4、5月丹麦丹麦丹麦丹麦丹麦丹麦挪威挪威挪威挪威挪威丹麦挪威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卢森堡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荷兰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比利时马其诺防线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3、法国沦陷色当斯特拉斯堡巴黎维希日内瓦马赛诺曼底法国6月22日,法国投降。根据停战条款德国占领区域。1940年6月17日战线。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傀儡政府所在地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英英国国德德国国44、不列颠之战——德国第一次重大挫折、不列颠之战——德国第一次重大挫折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遭空袭的伦敦街道1940年7—10月,德军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英国军民进行英勇抵抗,粉碎了希特勒的企图。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决不投降。-----丘吉尔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10月,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计划。10月,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首相丘吉尔坚持抵抗政策坚持抵抗政策四、“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四、“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四、“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战争进一步扩大)•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2、战争初期,苏联节节失利。•3、结果: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苏联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战争初期节节失利,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失利的原因是什么?苏:肃反运动,消弱了战斗力。战争准备不足。防御思想不当。德:闪电战。莫斯科保卫战⑴时间:1941年9月1942年4月⑵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