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第一幼儿园第七周党政治学习内容时间:10月10日主持:张凌人员:一幼全体党员及教师内容:10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第一批大生态十大工程包和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引导目录。今年6月,贵州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8月,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就全面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部署。为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任务以项目化、产业化、实物化的方式进行精准落实,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编制了第一批大生态十大工程包和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十大工程包总投资1561亿元当前,绿色成为多彩贵州的主色调,生态文明成为贵州大地的主旋律。贵州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五个绿色”,推动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大开放“五个结合”,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四型产业”。并且,编制了我省第一批大生态十大工程包和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所谓大生态,大就大在覆盖自然生态空间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关系党政军民工农商学,贯穿人们生产生活全过程,涉及面很广。”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李作勋介绍,我省梳理提出了三个方面10类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生态环保项目共200个、总投资1561亿元。第一个方面:围绕发展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分别提出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4类工程包,投资691亿元,占总投资的44.2%。第二个方面:围绕构建绿色屏障、守住四条生态底线,提出“青山”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4类工程包,投资604亿元,占总投资的38.7%。第三个方面:围绕打造绿色家园,提出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2类工程包,投资266亿元,占总投资的17.1%。“这200个项目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李作勋表示,一是改善我省的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拉长大生态长板。二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生态成果。三是有利于促进固定资产投资,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贡献。四是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形成一批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