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物理性质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能发生的化学反应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重点:1.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能发生的化学反应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过程【课前引入:先写出碳酸钠的化学式,让学生判断在物质的分类上,碳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学生回答是盐。)在生活中这种盐厨房里经常用到,做面条也要用到它,它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碱。为什么叫白碱呢?一、因为它是白色的;二、为什么叫碱?】(用实验试验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发现水溶液呈碱性。)2.Na2CO3(1)俗称:苏打、纯碱(Na2CO3的水溶液pH大于7)(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水溶液显碱性(体验:结合前面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离子的观点来判断碳酸钠能发生哪些反应?)小结: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Na2CO3+Ca2+/Ba2+=CaCO3↓/BaCO3↓+2Na+(4)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学生阅读教材76页,了解侯德榜先生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3.NaHCO3(1)俗称:小苏打(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室温下溶解度比Na2CO3的小(3)化学性质:①2NaHCO3=Na2CO3+H2O+CO2↑②NaHCO3+HCl=NaCl+H2O+CO2↑(4)用途: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②制作糕点4.CaCO3(体验:碳酸钙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归纳,然后做出小结:凡是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遇到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3)化学性质:CaCO3高温CaO+CO2↑②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4)用途:建材;补钙剂(提醒学生:在推导题中,当提到建筑材料首先考虑是碳酸钙)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此,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小结:CO32-的检验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三、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2.类型:①酸+金属氧化物②酸+碱③酸+盐④碱+盐⑤盐+盐3.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反应物要易溶于水(与酸反应的要溶于酸),生成物要有气体、水或沉淀,反应才能发生。(体验:让学生举例,常见的有水生成的反应有哪些?有气体生成的离子对是哪些?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更具体化。)注:常见的沉淀有:CaCO3BaCO3BaSO4AgClCu(OH)2Mg(OH)2Fe(OH)3本节小结1.几种常见的盐的性质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布置作业: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本课题的内容2.P78第1、4、5题课后反思对于本节课接触的三种盐都含有碳酸根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出现较多的问题。从学生的作业上看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1.不能判断是否能共存(即能否发生反应);2.对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他们不先去判断能否反应再写,而是无论反不反应都写出方程式。因此,下节课的重点是以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的题目作为范例,讲解后举相应的问题再让学生体验。尽量让学生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