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题:立足生本,创设情境《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椒县江海小学王昌兆一、学情分析:本课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个优美的神话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很喜欢读,也读得懂。二、设计理念:学习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三、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设计如下1、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5、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教学准备:学生:请学生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看看神话故事动画片。老师:几个神话故事视频花絮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思维、表达能力。2、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3、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一)播放两段动画片精彩片段,请学生猜故事名。设计意图上课之前播放学生爱看的动画片花絮,引起学生对神话的好奇和回忆,学生立刻就被这种情境感染,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这1种情境下进入文本的学习,就顺应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是创设情境法。接着问:同学们,你还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我们上节课也学了一个神话故事——(生答开天辟地)神话故事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二、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1、同学们读了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学生自读自悟设计意图语文课标中明确要求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这里就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A、“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感受: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混沌的,一个“轻而清”,自然会向上升,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好一个“开天辟地”,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惊天动地”吗?(自由读——指名读)评语设计:你的朗读铿锵有力,似乎让我们听见了那霹雳巨响,盘古的力大无穷。你的朗读舒缓有致,似乎让我们看到天地分离的神奇,感受到天的“轻而清”,地的“重而浊”。B、“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感受:这里的想像很奇特,天每天在升高,地每天在加厚,盘古的身子也在变长。引导比较:你发现了吗?这段话反复出现了几个词语,找出来,作上记号。(1)老师认为,这里词语重复了,应该这样说:“天升高了,地加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长了。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很长了。”(出示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