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化乡小学2016至2017学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队伍强校”“以校本促教研”的方针,以德为先,以能为重,以人为本,以共享为愿景,以有效为旨归,全面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青年教师队伍。二、工作目标1、以增强师德高尚为核心,强化师德教育,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能力。2、以聚焦课堂教学为重点,着力解决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两大“基本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使教学内容精当,教学方法恰当,理解与把握学科的本质和学科教学的价值,提升专业化素养和品质。逐步实现一年适应(成为“入格”教师),形成一支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和科研基础扎实、后劲充沛,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力争在1-5年教龄青年教师中,1至2名教师成为市教坛新秀、2至3名县教坛新秀,5至8名以上教师成为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工作要点1、理清工作思路,避免工作盲目性。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省、市、县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文件并深刻领会精神,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2、以实施新课程教材为契机,深入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把“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教学民主,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尊重、关爱、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教学创新,挖掘、推广创新教育的典型。3、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模范,努力提高学历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指导教师处理好“学历、能力、努力”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型、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的师资素质作为努力方向。4、继续实施教师“自主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的自主性和层次性,营造适合教师成长的学习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心理辅导能力。5、全面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新入编的教师加强跟踪听课、评课和交流,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四、工作措施1、开展”一课多人行“校本教研形式。“一课多人行”校本教研模式的应用解决了以往教师单独备课各自为战,缺少交流和集体备课千“课”一律,缺少个性的弊病。在整合教师资源,发挥集体优势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教师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并在教师中形成了一种自主创新、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为此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在“一课多人行”校本教研大的主题下,分别选取三个课例和不同村校进行研讨,选取白达莫小学尝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校本研讨活动,努力形成“一校一特”的教研氛围,相机开展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1)“一课多人”——者渣小学、鲁一尼小学、布者小学“一课多人”是指:由同学科教师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具有开放性的内容,由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然后再回到教研组或备课组内交流汇报,12分析反思,汲取他人之长,进行二度整合设计,然后上课展示,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听课,开展评课,以便上出适合每个教师个性特点的课。基本流程与近两年搞的教研形式相同。(2)“一人同课多轮”——中心小学、老五斗小学、大寨小学“一人同课多轮”是指:就是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节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基本的流程:确定主题、定课备课、上课观课(第一轮)、说课议课、上课观课(第二轮)、改课议课、上课观课(第三轮)、改课反思。(3)“多人同课循环”——六竜小学、代味小学、白达莫小学、海外小学“多人同课循环”是指: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的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2、开展“新老教师交流”研讨活动。(1)“合格”为目标的结对联动。对象:处于磨合适应期(1-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途径:师徒结对,传、帮、带;主要方式:共同备课,相互听课,及时交流,经常谈心;期望达成目标: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大基本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