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获——LOREMIPSUMDOLOR《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一、我的困惑在读《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这本书之前,我理解的纪录就是把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之后,纪录的过程就结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纪录的功效只是停留在将信息记载下来的话,这种意义上的记录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反而使教师觉得,记录增加了工作负担。书中“纪录”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记录,并非是看见了,记下来的简单动作。这里的“纪录”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加入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掺入了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更有意义的是,反思和对话的过程会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渐形成,属于教师自己对儿童学习的崭新认识,是经过了选择、经过了教师意义赋予的过程,记录就成了“纪录”。纪录不仅是为了帮助人们去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带着探索发现的欣喜之情,帮助教师去创造未来的学习情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如何运用纪录去解读幼儿与幼儿间交往的案例。作者朱家雄用大量的案例从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的教育价值。通过学习,我也深刻理解了纪录的重要性,知道了纪录的多种方式方法,就是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通过重温、反思、对话的方式,解读儿童的学习,研究儿童是如何学习的,从而使我们懂得如何去关注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背景,并放在关系中去思考,引发孩子的认知冲突,矛盾冲突,从而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知识,建构经验。二、做纪录要记什么一个完整的儿童学习纪录,不仅包括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纪录,还包括了对儿童行为的解读和思考。纪录是一种叙事性纪录,它的内容是具体情境下的儿童行为,所提供的信息不应只包括结果,更注重过程。因为过程的信息能提供给我们教师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及过程,这些思维方式在结果中是看不到的。三、本书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纪录方法介绍:1、文字记载,以文字的行为详细地描述下来,“纪录”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应是只包括结果的,而应是更加关注过程的。关于过程的信息能提供给教师关于儿童在他们工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这些思维过程仅从最后的结果中是看不到的。相应的,尽量记录下详尽的过程信息,将会有助于我们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儿童。2、幼儿作品,观察和描述幼儿创作获探索过程,并把作品拍照保存,用文字匹配,如:幼儿口述、解释和对话。3、照片、录音、录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纪录方法,能帮助教师记录下很多细节,信息真实,再现当时很多场景。四、纪录——“寻常时刻”朱家雄教授书中提到:“纪录的价值不体现于展示,而体现于意义的生成。通过重温纪录、反思纪录片段等方式,对纪录中的幼儿活动信息进行解读,并赋予教育意义,才是纪录的核心所在。”纪录关注的是儿童“寻常时刻”中行为表现,儿童的学习行为都是在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发生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实例,它关注的信息更多是某个具体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从儿童一日生活众多的各种情景中根据自己的教育立场、教育理念选择记录的例子进行纪录,更重要的是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意义的建构和解释,即通过重温、反思、对话等方式对记录下来的关于幼儿学习和教育活动的信息进行解读并赋予教育意义。在重温“我要吃糖”的纪录中,加深了我们对幼儿寻常时刻的理解,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那些被我们忽略却具有巨大价值的、细小的、简单的时刻。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落在幼儿“做得怎样”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幼儿“为什么这么做”。小姐姐对小弟弟主动帮助的原因、小男孩开始对大人比小姐姐更信任的社会背景因素等等。在交往、合作等场景中,幼儿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在日常情境中逐渐形成。让幼儿回顾活动情境中自己做法的原因,教师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幼儿学习的实质,而教师的对话质量也就能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让其他幼儿评价同伴的学习过程,这也为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建构搭建了平台,幼儿之间在观点上的冲突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提高换位思考的水平。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并非真的看见了儿童是怎样学习的,而是观察者自己解读孩子学习的过程。如何在重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