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农桂萍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3、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具准备矛、盾、坦克的幻灯片,生字新词及重要问题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出示幻灯片)矛和盾集合坚持一般难以招架蜗牛坦克乌龟进攻如雨点般炮口战场士兵撤退左抵右挡大显神威合二为一庞然大物二、读文质疑。1、自读课文,你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整理出下面两个问题。)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幻灯片)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幻灯片)2、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三、学生讨论,交流感悟1、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一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1到4自然段,可以适当作点批注。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3、全班交流。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防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幻灯片)想法:1、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幻灯片)2、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深处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幻灯片)3、出示坦克图片。(幻灯片)4、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5、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二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6、小组讨论。7、集体汇报交流,读课文。8、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学习写法学生自由朗读文,说一说课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幻灯片)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五、实践活动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板书设计矛攻击矛和盾的集合坦克(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盾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