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过程】一、预习(请你认真阅读课文第112-----115页,完成下列各题)知识点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它全线通车于年,知识点二:揭开制碱奥秘侯德榜▲《制碱》一书的作者是,他的制碱方法被命为“”这种制碱方法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知识点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参加过抗英战争的思想家是,他编成《》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2、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是,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他译著的《》中的进步观点。二、探究三、比一比本节课出现的人物较多,看谁能说出各个人物的贡献。比一比,看谁说得更具体些。三、测评(当堂检测)1.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A.对外国的蔑视精神B.民族自强精神C.以中国为荣精神D.立志报国精神2.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謇B.詹天佑C.侯德榜D.邓稼先3.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A.农业科技B.文化教育C.电子工业D.化学工业4.“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废除科举制度5、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严复──“红三角”纯碱C.詹天佑──京张铁路D.侯德榜──师夷长技以制夷6、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A.《天演论》B.《四洲志》C.《三国志》D.《海国图志》四.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记住各个人物的贡献。五.课后整理好导学。-1--2-八年级(上)历史学科导学案课题: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主备人:复备人:课时:1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流程一、预习(15分钟)二、探究(15分钟)三、测评(15分钟)四、总结(5分钟)【学习目标】1、掌握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2、了解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3、认识到: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谁先进,就要向谁学习。【学习重点】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学习难点】基础知识众多易于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