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2.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比喻与比拟。3.帮助学生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辨别比喻与比拟的异同。2.举一反三,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教学难点:1.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2.能够准确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以猜谜语导入修辞手法的运用。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提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集体回答]:拟人、比喻2.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猜一日常用具)[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教师过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我们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就像上则谜语,写出了荷花的娇羞、美丽。那么请大家想想看,还有谁把荷花写得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呢?[学生思考、集体回答]:朱自清《荷塘月色》大家能不能记得一些呢?(请同学试着背背看。)[出示幻灯片,全班朗读。]请同学们思考找出这一段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二、【具体探讨】比喻。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另外还有顶针、互文、双关、通感、反复……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比喻和比拟。[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05-106页的“比喻”“比拟”,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大理解的地方做一下标记,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一)比喻分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明喻: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暗喻: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教师强调】: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比喻句。(二)[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详见幻灯片)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借喻)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博喻)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相比)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推测)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表示列举)[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详见幻灯片)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三)品味比喻的妙处。1.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品味:用了借喻、暗喻。红玫瑰是火,白玫瑰是冰,蚊子血,颜色艳丽,却让人隐约厌恶。明月光,清淡幽远,可望而不可及。白饭粒,不觉珍贵,却不能缺少。朱砂痣,是心头隐痛,当时惘然。换而言之,人多半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对已拥有的毫不珍惜,念念不忘的是那得不到的。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品味:饭里的沙粒带来的感受应该每个人都是很清楚地,这种不在意料中的伤痛更让人不舒服。用这样的比喻写出了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对信赖他的人的情感上的伤害。3.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围城》钱钟书)品味:用那晶莹剔透、一碰即落的早晨花瓣的露水作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太太那溢满双眼的泪水将落未落,一触即落的情态,好像这样的人就在你我的面前。(1.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3由学生来独立完成。)(四)展开想象,小试身手,恰当运用比喻。经典文学作...